今夏三代粘虫发展态势严重 农业部门严阵以待
发布时间:2013-07-30 新闻来源:360农机网
今年二代粘虫又在东北、华北、西南、黄淮等地偏重发生,虽经各地及时防治,控制了暴发势头,但粘虫的主要危害期是第三代。那么今年三代粘虫发生趋势究竟如何?对秋粮生产可能产生什么影响?防控上需要采取哪些措施?记者专门采访了农业部有关领导和专家,他们一致认为,今年三代粘虫将呈重发态势,8月上中旬将进入危害盛期,对秋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。农业部门未雨绸缪,严阵以待,及早动员部署,落实防控责任,严密监测虫情动态,积极备打防控攻坚战,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,实现“虫口夺粮”,力保粮食生产“十连丰”。
记者:今年三代粘虫发生趋势如何?
经过各地及时防治,虽然二代粘虫危害得到有效控制,但残留虫量明显高于常年和上年。据多点调查,二代粘虫残虫量比上年高56%,比常年高147%,而今年这一时期大部分玉米产区降雨较多,有利于三代粘虫暴发危害,预计全国三代粘虫发生面积达6000万亩以上,8月上中旬将进入发生危害高峰期,东北、华北、黄淮海等玉米主产区可能偏重发生,部分地区呈大发生态势。
记者:各地在防控三代粘虫上如何备战、攻坚的?
各地按照农业部的部署和要求,落实防控责任,强化监测预警,积极筹措防控物资资金,做好适销对路农药供应,扶持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,做好了打大战、打硬战的各项准备。如山东省财政安排2000万元,实施玉米中后期“一防双减”项目,即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一次农药,减少害虫基数,减轻病害流行程度;黑龙江省财政投入5000多万元,补贴病虫专业化防治组织,购置自走式高杆喷雾机,用于玉米等高秆作物病虫防控,减轻农民劳动强度,提高病虫防治效果;从总体看,各地都备战充分,积极投入并坚决打赢三代粘虫防控攻坚战,努力实现“虫口夺粮”,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。
记者:农业部面对三代粘虫重发态势 将做如何应对?
叶贞琴强调,当前已进入秋粮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,也是病虫防控的关键阶段,特别是粘虫等病虫适期防治时间短,机会稍纵即逝。夺取今年粮食丰收,大头在秋粮,重点在防灾减灾,关键在病虫防控。一是加大病虫监测预警,加强监测网点密度,密切跟踪粘虫等重大病虫发生动态,在防控关键时期,实行重大病虫防控进度一周两报制度。二是做好防控技术指导。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,组织一批植保专家和农技人员,深入粘虫等重点病虫发生程度重、防治难度大的区域,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,确保技术措施到位和安全用药到位。三是大力推进区域联防联控。针对粘虫迁飞性、暴发性迁移危害特点,组织做好应急防治药剂储备和区域联防联控。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组织的作用,调集一批自走式高杆高效施药机械,大力推进统防统治,适宜地区积极发展飞机航化作业,提高防控的快速处置能力和防治效果,确保不出现大面积成灾危害,确保不出现施药中毒事件。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
分享到: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