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温补贴 你和你的小伙伴们都拿到了吗
发布时间:2013-07-30 新闻来源:一览英才网
7月25日,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,预计当日最高温度将达39~40℃,提醒企业单位除特殊行业外,应停止户外露天作业。部分上海单位人力资源部朋友也都表示单位开始放高温假了。在2012年国家颁布的《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中再次明确了高温津贴需纳入员工工资总额,津贴标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的规定。但是,户外工作的小伙伴们,你们真的享受到高温补贴了吗?
按照《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》规定,凡用人单位在最高气温35℃以上环境里安排劳动者作业皆视为高温天气作业,各地可依据当地社会经济水平给予劳动者相应的高温补贴。从记者了解到各地具体实施的情况来看,上海规定全市范围内所有企业的劳动者可享受6月1日至9月30日共四个月800元的高温补贴;江苏亦按照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发放,企业可以每个月支付,也可一次性支付4个月的补贴,但必须在10月份的工资发放日之前兑现。
虽然条规条例白纸黑字,但作为执行方的企业实际实行的效果程度又如何呢?“没有享受过高温补贴,似乎这只是一些待遇较好的国有企业员工才享有的福利。”目前在上海一家民营地产中介公司做职业经理人的肖先生说,虽然听说过高温补贴这回事儿,但公司从未执行过,大多数员工也都不会主动提。肖先生告诉记者,作为职业经理人需要经常陪同客户实地看房,虽然不是固定的户外作业者,但岗位要求却带有间或的户外工作性。
一览岩土英才网HR专家告诉记者,由于国内招聘市场“供不应求”的现状,因此在员工与企业的角力中基本已处于弱势地位,员工很少会为了类似高温补贴、探亲假这些模糊不清的规定条例跟企业闹上法庭,对簿公堂,他们大多选择忍气吞声,哑巴吃亏。“毕竟跟公司翻脸基本就意味着晋升无门,只有走人了,从公司的角度来看,这个职位,你不做,自然有人顶替。”
由于《办法》只是一项规定性地章程,且存在不够明细的地方,导致很多企业“钻空子”,实际情况中普遍实施的难度较大,《办法》里对高温补贴的具体执行措施不够有强制性,有的地方只是象征性地发一些,成了一种福利,大多数企业都不会执行。而“特例”的江苏省今年5月首次将高温补贴正式纳入《江苏省劳动合同案例》(修订)中,以增强其执行的法律效应,但最终效果如何,还有待观察。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
分享到: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